读史钩沉——纪念1914年四十八名“舍赫德”牺牲101周年

2015-06-16 10:30 阅读(?)评论(0)

读史钩沉

——纪念1914年四十八名“舍赫德”牺牲101周年

 

◎然苏力·马维仁

 

(一)史料研读:

历史是一面镜子映照出事件的细微!

读史更能使人以史为鉴而防患于未然!

1

公元一九一四年(民国三年)三月白朗军进入甘肃,经泾川、平凉、通渭、天水、武山、甘谷、陇西、徽县、礼县、文县、西固、宕昌、哈达铺、四月二十日抵岷县,风声所播,处处惊惶,地方官纷纷潜逃,“所到之处势如破竹,锐不可当”,“官军不能敌”,“由陕入甘扰陇南十三县,串甘人数有三四万之多”(《临潭简史》199110月版,P196

白朗,字明心,被称为白狼,河南宝丰县大刘庄人,农民出身.(马通著《中国伊斯兰教派与门宦制度史略》19831月版 宁夏人民出版社P169 

 

四月二十八日,白军抵达岷城,违反“不杀不扰,不惹不打”的口号,挨户搜刮,杀害男女数百人,群众惊慌万恐,怨声载道,“跑白狼”之声遍及甘肃全省。(马通著《中国伊斯兰教派与门宦制度史略》19831月版 宁夏人民出版社P170 

四月三十日早进入临潭县成(新城),五月一日赴旧城。地方民团堵截于千家寨,被击溃,白朗军占领旧城东南山头,范家嘴阳坡、神仙墩等处,居高临下,民团溃退。

“白朗军队到达旧城后,即刻遭到那个街区穆斯林的顽强抵抗,此举激怒了这群反叛者,他们靠着人是众多、力量强大,最终攻占了老城,屠杀了那里的居民,并将老城夷为平地。”(马景《安献令与中国伊斯兰教西道堂研究》)

2

白朗攻占旧城,大肆烧杀抢掠。中文资料这样记载:“无论男女老幼牛羊鸡犬,尽辗转死于刀枪之下。复有妇孺数千人,避匿于二回教清真寺内,匪至,四面纵火焚之,有欲遁出者,悉为枪毙,故不死于火,即死于枪弹。”(马景《安献令与中国伊斯兰教西道堂研究》)

“起义军(指白朗军队)攻开旧城南门,旧洮协营都司廖升如被杀,回民男女老幼齐集礼拜寺自焚,白朗军向西凤山开火,……”(《临潭简史》199110月版,P197)

五月初一,白朗围攻西道堂。“当这帮土匪到达旧城时,他们发现新教(西道堂)的回回正在等待他们。120名英勇的回回每人拿着一把枪与白军展开一场搏击战。虽然他们(西道堂)的人数远远不及白朗的军队,但借着有利的地势,一次又一次击退了白郎军队的进攻。许多白军命丧于这些英勇的防御者之手。交战持续了51日一整天。”“白朗的进攻遭到顽强抵抗,这可以通过教堂的窗户以及在屋内发现土匪的尸体得到证明。在教堂书房的地板上,发现了一具白朗军官的尸体,此人是在朝窗外射击西道堂防御者时被打死的。”(马景《安献令与中国伊斯兰教西道堂研究》)

“双方都不想拖延,对于西道堂而言,人数少,短时间内可以抵抗,但难以长时间对峙。对白郎而言,他担心对峙时间较长,马安良会带河州西军前来支援,使他腹背受敌。五月初二,双方停火,条件是:‘西道堂给白军战马30匹为停止进攻西道堂的唯一条件。’”(马景《安献令与中国伊斯兰教西道堂研究》)

3

此前,旧城方面命“西道堂群众守黄草坡顶、柯尔别东坡等地。”(马通《中国伊斯兰教派与门宦制度史略》p171宁夏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值此严峻关头,我西道堂马启西道祖明鉴于斯,将所有城乡教生招集于堂内,避难坚守,并谕众教生道:‘当今军阀混战,盗贼蜂起,民遭涂炭,难以聊生,现白朗犯境,劫财杀人,我们要团结大众,共御外患,保卫乡梓。’”  

“四月下旬,因道祖的邀请,各地教生代表五十多人,来到旧城,择于四月二十八日举隆重的‘而买力’,赞念毕,放了为搭救殉难者的‘海提牙’。”

“四月三十日,白郎进逼旧城五月一日,旧城危急……白郎一面破城而入,一面围攻我西道堂,因我防守严密,难以攻陷。白匪集中火力,猛攻数次,我启晋二太爷见形势危急,率教生数百人突围,双方交锋,当即被白匪打死我方突围人四十八人,其余教生随启晋二太爷复返堂中,闭门坚守。白匪势强,围攻不息。五月三日,当攻得堂门将破时候,道祖忙谓教生说:‘我们应将乃扎赛提(指污秽舍掉)’。于是众教生将所有财帛、金银弃于堂院。道祖又命众教生:‘大家头缠红绫子,扶老携幼,从后墙逃出,跋涉他乡。’教生中有人恐惧白匪的火力强大,逃出唯恐性命难保,故道祖说:‘主命如是即如是,何惧之有。’遂皆众徐徐而行。”

“五月四日,白匪抢入道堂,正在骄胜之际,忽见从西边骤来漫山遍野之红头军持械进逼他们,匪徒目睹如此情景,吓得心惊胆寒,吃不及,弃衣抛鞋、割缰索马,口喊红头军来了,如洪水决堤向东溃逃而去。”(《西道堂大事记》西道堂内部史料)

4

民国三年(1914年)五月初一日白朗之役,以连喜阿訇为首的四十八人殉难。在殉道者的葬礼上,先生(指道祖启西先贤)命教生做两次施舍,他说:“真主喜悦正义的施舍,今一日作两次施舍仪,第一次是为今天的‘舍赫德’(殉道者)的施舍;第二次是为四十年之后的‘舍赫德’的施舍。”(哈吉·穆罕默德·奴伦丁·敏生光著《新月之光·真光不灭篇》)

(二)历史钩沉

这是一场为维护自我权利而进行的真正的吉哈德!

1

对两三万装备精良,又经过一定的军事训练,还经过数次战斗的白朗军来说,两三百地方武装和所谓民团,只是羔羊和狼群的悬殊,这场游戏从开始到结束,注定羔羊流血和牺牲的必然。地方势力也罢,民团也好,从人数和武器配备上开始就已经输给了白朗军。百姓手持的猎枪和土炮只是个人或小团体为打猎或看家护院准备的打狗棒,岂能对付顽劣的狼群。结果在开始已露端倪,但先辈们以弱势面对强权的浩然之气如日月悬空,光耀如新。

这场生与死的游戏对地方和民族的团结和谐带来极大的不利,使得西道堂的处境更是雪上加霜。而族群中部分人对西道堂的边缘化和排外意识早已有之,白朗犯境给西道堂的生存空间和发展再次带来了致命的危机。虽如此,西道堂为维护自身权益,仍然进行了顽强的抵抗,殊死的抗争。既便是这样,还是招来不应有的污名。按照以往的惯例,危险一旦来临,地方抛弃道堂是大有可能的。因此,与其驱羊入狼群盲目送命,不如理性退出,故选择退一步而自守确实是明智之举,无可厚非。

中国历史,面对强势,官吏们捷足先亡是毫无争议的惯例。白朗扰甘,事实却是如此。

2

道堂——这是一座温馨而让人钦慕的庭院。院内百业俱兴,生机勃勃。

二十世纪初,中国大地仍处于兵荒马乱、饿殍遍野、军阀横行、盗匪连结。与此相比,道堂庭院内祥和而温馨,确实别有洞天,老有所依,少有所养;不要说男人们,就连妇女儿童都没有闲人,各司其职,恪守己责,都为生活的美好而奔忙。

如同族群一样,这是一群诚实的履行者,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的信仰是他们情感心灵的至上和惟一。

失去诱惑的考验,抽象的纯洁没有任何道德上的意义。也就是说:失去严峻世俗的考验,物欲的诱惑,信仰的纯洁显得清淡和平庸。

3

《古兰经》训示:“你们当为主道而抵抗进攻你们的人,你们不要过分,因为真主必定不喜爱过分者……你们当反抗他们,直到迫害消除,而宗教专为真主,如果他们停战,那么,除不义者外,你们绝不要侵犯任何人。”2:190-193

白郎犯陇,时民国政府束手无策。

白朗移兵洮州,攻破旧城,夷平老城,遂向西道堂当开火。西道堂创立不久,区区几百号人,大家挺身而出,保家卫舍。其中一百二十名勇敢的信士,抛却畏惧、抛却顾虑,面对持有当时较为先进的武器的两三万白朗军,他们毅然决然端起猎枪,坦然面对。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何等勇武和果敢。

先贤遗训:“无事胆小,有事胆大。”践行训命义无反顾。

面临重大灾难,人往往显得无能为力,对穆民而言,能做的就是求助于伟大的真主,仰赖他,并托靠他;一面积极自寻出路。

为了永远的归宿,为了不倒的理念,不惜横尸荒野,这是信仰的力量。身躯只是装了灵魂的臭皮囊,搁到哪里都一样。只有灵魂的高贵才能彰显躯体存在的意义。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死是躯体的结束,活是信仰的开始。为大众更好地活着而自己死去,把灵魂置于信念的高度而求永存是穆民追求的根本,生命的意义也在这里。信士们的心,只是想纯洁地拥抱不染一丝尘杂的爱恋和眷顾,爱恋和眷顾厚实的故土、温馨可人的家园、宁静祥和的庭院,睿智洞世的明师。爱越深沉,承载愈重,承载愈重,担当更甚。因而,面对凶残,何惧之有。

忽地感觉,一群满脸虔敬、毫无惧色两眼宁静的壮汉;一群目光坚定不畏枪弹呼啸的妇女;一群紧握拳头一脸镇定的孩子,默默地、愤怒地注视着前方,以生命举意,随时奔赴前定的盛宴。既然选择就勇往直前,奋不顾身,不惧怕枪林弹雨。

向前,向前,再向前!

白朗军一个接一个到倒下,穆斯林信士们也一个接一个倒下。他们的归宿会有多大的差别?是在地狱接受烈焰的炙烤,还是在天园树荫下纳凉!

感赞真主!他的赏罚毫厘不差。

4

安定的灵魂啊,聆听明师的教导和告诫吧:“忙啥呢,到时候连缰绳都改(解开的意思)不及,割断了跑呢!”

心灵的安定和执著归宿于灵魂时,躯体不再空虚。

5

白朗军来了,两眼放着绿光,满脸印着贪婪和凶残。道堂外,城已破,硝烟滚滚,房舍尽成灰烬,可怜的乡人抛尸街头巷尾,就连流浪的狗都被屠杀于田间地头。人们的哭泣显得微弱。阳光隐入云层,不忍狼对羊的屠戮。

忙碌的小民,只求世间安静和温饱,何曾想招至如此的杀戮。城垣已倾,河桥已断,家舍已废,良善们能向哪里?

捧起双手,向尊大的真主祈求,祈求他引导屠夫放下屠刀,面对弱小,面对残破的家园,滴血的心。

捧起双手,向仁慈的真主祈求,祈求给暴虐者的心中注入一丝善的影子;翻滚的火苗串入天空,不要让他烧毁一个民族的心。

捧起双手,祈求万能真主的恩赐,赐予弱小者力量,让颤抖的双脚站稳,让惊恐地心平静,让失望的哭泣萌生新生的渴望。

城已毁,屋已烧,人已伤,田已荒,小民将若何!

6

眼前,百来人,迎着黑压压端起的枪口,挺起了胸膛。生命何其贵,但此时此刻,个人的生命算得了什么。似乎听见一个个声音在说:我的信念,我的家园,我的城邦,我的明师,才是我的全部。能用我的微躯换回家的安宁,亲人的安然,才是此刻我的心境、我的使命、我的夙愿。

如果能走在烈士的前列、走在舍西德的队伍当中,才是我此生的追求和向往。我将迎着初升的太阳一起走向光明。我早已做了生命的“乌斯里”,人生的意义就在于在今世的忙碌中找准前进的道路,为此而一往无前,永不回头。我用今世的努力换取来世的幸福,直奔真主约许的天园,尊贵的、特选的、封印的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是我的证人。我们是信奉天地间光明的追寻者;我将用生命的血衣叩开天园和平的门扉,那日,我将是园门里的客人,天使执手相迎,我将畅享来自仁慈主至贵的“赛亮目”恩典!

人生的完美尽在践行信仰而融于无言的行动中。

真主啊!求您应准吧!

7

万条喷射火舌的枪,对着百来号心存正道的弱民。疯狂的“狼”们扑向了善良的羊。羊们没有胆怯,也没有退却,而是亮出犄角,奋勇向前,与迎面而来的敌人展开了搏斗。他们坚信,正义的力量终究会浇灭贪婪的欲火。

尽管敌人庞大,又有新式武器,但面对拿生命做了举意的信士们,敌人胆怯了,倏忽间“看到了身着白甲,头缠红巾的勇士、铺天盖地从西凤山上蜂拥而下”。白朗军胆怯了,退缩了,转身夺命而逃。逃兵甚至来不及解开拴马的缰绳,割断缰绳亡命而去,每一回首,似乎追兵尾随,一口气逃之岷县野狐桥,又加政府军围堵夹击,自此溃不成军,一败涂地,几万人马,土崩瓦解,转瞬间命丧黄泉路。

凡以民众为敌者,归宿只剩死亡。

穆斯林坚信,真主的相助一旦到达,人为的谋划筹算如尘似埃,瞬息不存,转眼皆亡。

8

硝烟散去,枪声远去,以敏连喜阿訇为首的四十八烈士,穿着血衣走向天园。

正义的施舍是真主所爱,而以生命做施舍为主道牺牲则是真主的最爱。

血衣是见证,见证信士信念的坚毅和刚果。

至贵的、仁慈的主啊!打开您和平的门扉,让虔诚的信士在您和平的花园中自由畅游!

“为主道而被戕害的人,你们不要说他们是死的;其实他们是活的,但你们不知觉。”(《古兰经》2:154

9

枪声渐去渐远,硝烟渐散渐无,漫天的乌云并没有散去,眼看一场惊天动地的齐天冤案正向信士们走来;一场历史的悲剧就要上演;一场人性的残暴又将暴露于阳光之下。顽劣们蓄谋于幕后,操纵于帐内,他们即将制造一起骇人听闻的大屠杀。

强权称霸历史的序幕再一次拉开,弱者将被宰杀。

虔诚的信士们惟有托靠独一的、全能的、尊大的、报应日的主!

10

对西道堂而言,1914年农历5月初一和农历闰519日,是个特黑暗的日子,也是一次毁灭式灾难性的日子——痛失道祖先贤和许多优秀的教生。

时至今日,乾坤朗朗,国泰民安,万象更新。我辈纪念先贤,惟继承先贤、先辈们的遗志,加强民族团结,恪守正道,奋发图强,无私奉献,齐心协力,在伊斯兰教中国化的大道上奋勇前进,实现先贤“我的凯拉麦提在我的后辈上的”重大承诺。人生短暂,惟将坚定的信念融于日常生活,以伊斯兰为标准,追求人生的重大意义。处处以先贤、先辈为典范,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秉持“忠厚和平”,谦虚谨慎,与人和睦,协商共存,承先启后,继往开来。

水滴虽小,但能映出太阳的光芒,故而处处时时检点于自身。

积土成丘,涓溪成江,自古是然,因此不必耿耿于人小言微。

经书启后,教理传家,方是穆民之家资清真、延古教的必然之理。

先贤道祖教导:“须知此一身,乃两世之宝库,两世之美好,尽藏于一身。”

“人当以己之生命要为永远继续之永生努力不懈,做出光辉的事业,故此生虽是过程,此生毫不空虚,必须求生存,劳形动心,成己成人,化己归真,以求得末日的安慰。”

以无私无畏的奉献和生命的代价实践承诺。

事业尚未成功,我辈当自强!

 

                               201564(农历四月十八)星期四

  最后修改于 2015-06-18 09:04    阅读(?)评论(0)
 
表  情:
加载中...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