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道堂的产生和发展

2007-03-02 14:58 阅读(?)评论(0)
 

西道堂的产生和发展

 

◎马明良

 

西道堂由马启西于清末民初创立于甘肃省临潭县,它是一个以宗教信仰为纽带,深受汉文化影响而形成的经济、文化实体,很像是一个独立的小社会,与众不同,自成一体。

马启西(18571914),字慈祥,号公惠,原名马春之,经名叶海亚,出身于临潭汪家咀,其父马元是一个有学识的阿訇,为该地北庄门宦第三任“热乙斯”(总管)敏士达的招赘女婿,后因敏家有嗣,马元遂分出另居,生子即马启西。马启西幼年在上寺(北庄门宦的清真寺)念经,接受伊斯兰教启蒙教育。11岁起,先在旧城范玉麟门下上私塾,学习汉文化,后求学于新城店子村范绳武先生。范绳武是个贡生,具有很高的国学(汉文化)水平,多年来在家收徒讲学,培养了很多人才。马启西从学之后,受范的思想影响很深,非常喜爱汉文化,数年之间,学业大进,成为范的得意门生,县考时被取为第二名“童生”。启西二字,就是范绳武给他起的名。几年后又去巩昌府(今陇西)应试,考取第四名秀才。有了深厚的汉文化功底以后,马启西开始如饥似渴地攻读明清时期穆斯林学者的汉文著作,尤其是刘智(介廉)的各种著作,受益颇多。范绳武先生看到自己的得意门生在考取秀才的情况下,还如此勤奋学习,从不自满,非常高兴,并称赞说:“论学问我固尔师,论品惠尔即我师。”对外界他又说道:“此子在孔门即好学之颜子,在回教即传道之穆罕默德,名曰启西者即以开通西域天方之教望者也。”把马启西比作穆罕默德,不为广大穆斯林所接受,但也反映了范先生对他所寄予的厚望。

1891(光绪十七年)1898(光绪二十四年)的这8年中,马启西在宗教方面的思想渐趋成熟,已形成自己的一套想法。于是,他在达子沟(西凤山侧,又说是在自己家里)正式设帐讲学,依次宣讲明末清初穆斯林学者的汉文著作,如《天方性理》、《天方典礼》、《天方至圣实录》、《归真总义》、《清真大学》、《清真指南》、《五功释义》等。一开始,听讲者,仅亲友10余人,至1902(光绪二十八年),由于他用通俗易懂的汉文讲课,并能联系实际,把深奥的宗教哲理,用深入浅出的方式讲出来,听讲的人越来越多,不但有回、东乡等族穆斯林,而且还有汉族和藏族。

关于马启西传教的内容,他的思想,几乎没有什么文字资料可资探讨,所留下来的仅仅是他在世时所作的十几副对联以及人们的一些回忆而已。根据这些材料分析,马启西的宗教思想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主张伊斯兰教在中国发展传播必须与汉文化相结合;二是创建宗教社团,发展民族经济和民族文化。

第一方面,最能反映他的这一主张的对联为:

“读书得妙意,理合天经三十部;

养气通神明,道统古圣千百年。”

不难看出,马启西把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书”与伊斯兰教的“经”联系起来,认为如果把“书”读得好,读得妙,也能悟出符合“经”义的道理。在此基础上把宗教功修与道德修养结合起来,要求修身养性、完善自我。他写道:

“体大公而遵主命,善身,善世,洵哉仁熟义精;

本真诚以履圣行,成己,成人,允矣道全德备。”

在谈到“五功”时,他有自己的见解。如关于斋戒,他写道:

“斋之取意齐,齐身齐心齐七情,正君子克己功夫;

    开之谓言解,解微解妙解一体,是大人致知学问。”

    关于礼拜,他写道:

    “入此门,登此殿,莫朦混礼了拜去;

    洗其心,涤其虑,须仔细做起功来。”

    显而易见,在马启西的宗教思想里面,有浓厚的儒道色彩,他所写的这些对联集中反映了他把中国传统文化与伊斯兰教融为一体的思想。

马启西思想的第二个方面,实际上反映了“人世”精神。马启西强调修身养性,完善道德,这并不意味着他是一个完全的出世主义者。相反,他在提倡个人的道德修养的同时,面对现实,直面人生,开拓进取,号召发展经济兴办教育。他曾就此写道:

“名实兼收,不独润身还润屋;经营俱到,真能成已更成人。”

这就是所谓“在今世中求来世”,“在现世中求未来”的思想。在这个思想基础上,马启西创办实业,经营农、商、牧、副、林各业,建立宗教“大家庭”。

大家庭”最初的经济来源是教民的家产,马启西号召大家捐献家产,鼓励道:“全舍者全得,半舍者半得。”于是有最早的几家骨干,把家产交出,在道堂内过集体生活,一面务农、一面经商,并建立起商号“天兴隆”,经济实力逐渐增强。

马启西所倡导的具有浓厚儒道色彩的思想,在一些门宦看来,纯属标新立异,不能容忍。1902年,花寺门宦和北庄门宦以“倡奇立异,惑乱人心”的罪名上告官府,洮州厅曾麟绶即出示严禁,教民被笞被押多人,第二年才撤销原判。但教争并未平息,马启西感到挠攘纷争,使他不得安宁,他气愤地对教民们说道:“孔子有微服过宋之举,老子有骑牛出关之行;我将高蹈远征,以避此锋。”便于1905年带领马英才等3人取道临夏走民和,再转兰州,经由新疆赴麦加朝觐。一路上风餐露宿,含辛茹苦,经伊犁过铁门峡,涉阿姆河,到达撒马尔罕。但这时,马英才病故,加之中亚一带发生战乱,未能继续西行。马启西只好在此继续传教,3年后,即1907年,回到临潭。马启西更加坚信伊斯兰教与中国文化结合是必由之路,便正式取名本教派为“西道堂”。

1912年,辛亥革命取得胜利,河南开封农民白朗率领一支武装人马活动于豫、皖、鄂等省交界地带。1914年进人甘肃陇南。当年428日进入岷县城,29日晚到达临潭新城,县城沦陷,县长逃走。30日白朗军向旧城迸发,与旧城的汉、回民团遭遇,民团不支,退守范家咀,在激战中白朗主将邱占标被打死,白朗一气之下猛攻旧城。51城陷落,城内上、下寺的男女老幼,都聚集到清真寺内,眼看要被白朗杀死,便放火自焚。西道堂居处城外,在西风山据守。白朗军撤离后,河州实力派人物马安良以“勾结白,朗,屠害良民”罪,于1914721,将马启西等17人绑至西河滩枪毙。

马启西被杀害后,由马明仁继教主位。从1919年到1946年,马明仁任教主期间,是西道堂的大发展时期。道堂的经济、文化都全面振兴,在整个甘南成为一支有影响的力量。与当时的卓尼杨家(土司),夏河拉卜愣寺的黄家(活佛)号称“甘南三大家”。

这时的西道堂以旧城为中心,包括12个乡庄:卓洛、长川、新城、汪家咀、什路、白土、太平寨、坡岔、喀尔比、下藏、他那、尕路提。其中以卓洛、长川、太平寨为最大,而且都在道堂内过集体生活。另外还有散居本县城乡的信众。在县外的西道堂教区,比较集中的有和政台子街、临夏附近、三甲集、碌曲等。其他如兰州、青海、新疆、四川等地也有信众。这个时期,西道堂的模式已经形成,并趋于成熟。这个模式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从它的指导思想来看,它是一个带有中国传统文化色彩的伊斯兰教教派。“根据清真教义,并祖述清真教正统,以发扬金陵介廉氏学说,而以本国文化发扬清真教学理,务使本国同胞了解清真教教义为宗旨。”

第二,从其组织形式来看,也具有一定的门宦特征。“教主领导全体教民、掌理本堂一切社会事业。”

第三,从其社会经济生活来看,是一个农商结合的宗教公社。道堂拥有农业、牧业、商业、副业、林业等,由道堂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统一分配,规定全部财产属于道堂所有,“悉用于本道堂建设、教育及一切公共事业。”教徒分堂内教徒和堂外教徒两部分。堂内教徒按个人所长,分配工作,全体过集体生活,衣食住行、婚丧嫁娶、医疗卫生,均由道堂统一安排,统一供给。堂外教徒仍生活在各自原来的地方,在宗教上与道堂保持联系,在经济上各自独立,但需要时互相接济。

第四,从文化教育方面来看,实行经堂教育与普通教育的结合,既学习阿拉伯文和伊斯兰教经典知识,也学习汉文与汉文化,马启西在创立道堂时,以讲学开始,马明仁当上教主后,就在“天兴隆”店前办学,聘汉族教师教书。1922年,道堂创办临潭旧城私立第四高小,招收回、汉、藏各族学生。1943年,马明仁等又创办临潭旧城私立启西女子小学,招收回、汉女生60多名。1944年,还创办了启西中学。

1946年,马明仁去世后,敏志道继任教主。在内外各种因素作用下,西道堂逐渐走向衰落(关于西道堂的材料均源于由青海民院民族研究所和西北民院民族研究所联合编辑的《西道堂史料辑》(1987年内部印行))。

西道堂现任教长为敏生光先生。他根据新的形势,调整道堂的做法,积极发展经济文化事业,力求使道堂与社会发展相适应。

  最后修改于 2013-09-25 15:18    阅读(?)评论(0)
 
表  情:
加载中...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